— 客服中心 —
- 电话:18650010366
- 联系人:林先生
- https://hasfx.com
- marketing@hasfx.com
继互联网、房地产走向衰落之后,资本和市场需要走向新的领域。 由于国家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未来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,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开始转向新能源领域。最具有代表的就是电动汽车产业。 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是配套的充电桩产业。充电桩的布局密度影响了续航能力,尤其是长途旅行的车主,节假日被放到半路的情况经常发生,部分车主家庭需要配备两部汽车,一部电车代步、一部油车长途出行。 政府也非常清晰这一点,于是,各地政府加大对充电桩的补贴力度,部分地区的补贴力度已经达到充电桩的制造成本,而且对于新增加的基础建设要求强制性配套充电桩,导致充电桩市场一片火热。 充电桩是集电力、电气、电子、通讯、自动化、互联网等一体的新型科技领域。 先期进入充电桩行业的基本上都是配电设备生产企业,最初只是把充电桩看作是一台简单的交直流变换装置,他们把充电设备认为是电气设备,但干到后来觉得难度越来越大。 从充电桩的技术发展层面可以看出,仍然遗留了配电柜内部的技术痕迹。比如,大量使用接线端子、超量加大导线的额定直径、依赖于技术集成的思维模式等。 配电柜由于目标客户的属性,大多为电力行业、政府等贵族客户,对成本的概念考虑很淡, 配电柜几乎都是订单制,而且是按照配置论价,导致大多数配电设备是蓄意增加各类部件,故意增加成本。最为典型的就是重复性的增加开关数量、增加铜排数量等。 由于市场对技术的需求推动,充电桩由原先简单的刷卡支付、屏幕显示确认的模式转向互联网技术的手机投屏、无线支付等先进的技术路线。在设备成本下降的同时,更加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智能化。 早期的充电桩由于采用LCD屏幕,在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区,常因低温导致设备无法使用,当前去掉LCD屏幕后,一下就扩展了充电桩的使用地域。 刚才说过,先期进入充电桩领域的企业大多数为配电企业,但由于市场对技术的不断预期,导致这些企业的技术储备不足,只能采用系统集成的方式东拼西凑。打开大多数充电桩的机壳可以看到,内部布局几乎是八国联军。 主板、计量、系统供电、通讯等各个模块来自多家不同的供应商,大量的接头、如麻的走线导致故障率极高。 充电桩产品的消费主体是民用,投资充电桩大多数为民间投资,对项目成本和设备可靠性的要求极其敏感。这就倒逼充电桩生产企业必须提高其技术的集成度、增加技术研发投资,原先的集成模式势必会被淘汰。 充电桩在国内市场基本上是2015年开始发展,由于先期没有相关行业标准,限制了行业的继续发展,直到2015年第一个版本的行业标准出台后,开始爆发式增长,先期的第一波团队赚的盆满钵满,其收益最大的版块是政府补贴。但这部分企业的最大短板就是对技术的投入不足,几年来一直保持其老旧的技术线路和生产模式。 2023年开始,疫情结束和政府加大发展力度,再一次活跃起来的充电桩市场开始全国蔓延,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,保守估计当前充电桩企业一万家以上,但大多数是攒机模式,主要注重在充电桩平台、建站方面进行大量投资,很少注重技术的更新和研发投资。随着其它行业更专业的技术转移到本行业,实力较强的技术研究企业参与到充电桩行业的角逐竞争,势必会在技术层面上大量淘汰很多中小型的攒机公司,这也是必然。所以行业市场越活跃,进入的越多,哀嚎的越惨。 部分媒体认为充电桩领域已经开始内卷,其实不然。首先,充电桩真正的市场爆发点刚刚到来,每年近千万辆以上的电动汽车销量,是充电 桩的刚性需要基础;其次,充电桩由暴利时代转向技术型和流量型,这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必然,由追求暴力的思维转向销量;再次,更先进技术导致产品的成本直线下降,势必淘汰原先的粗放式模式,这是良币驱逐劣币的结果。 根据趋势,预计在2024年市场价将会有大幅度下降,会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。能够降低成本的核心原因是技术的进步。 最新技术的充电桩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样的技术模式。主板集成了控制、计量、通讯等功能为一体的充电桩才是最后的技术线路,系统极其简约,故障率直线下降。 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制造、安装、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,原先两个人一天装不好一台充电桩,现在一个工人一天可以安装四台,单是人工成本就降低了很多。 总结。充电市场如火如荼,是未来几年的持续性市场,市场越大, 竞争越强,这也是必然,但也可以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新的商业模式的更新发展。